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活动  |  English 
网站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病案实录 薪火传承 洪老轶事 生活剪影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栏目导航
肺系病典型病案
其他病案
师承病例
联系我们
地址: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 0791-86362625
传真: 0791-86362625
邮箱: jxszyyhxk@163.com
网址: http://www.hongguangxiang.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 肺系病典型病案 > 肺心病典型病例
案例名称:肺心病典型病例
案例详细说明

例一 余某,女,71岁,19931124日入院,住院号21244

  患者以反复咳嗽,咯痰20余年,再发并加重近10天入院。患者于20世纪70年代始出现咳嗽、咯痰,以后经常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冬甚夏缓,多次入西医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本次因本月16日受寒致病情发作,并逐渐加重。入院时症见:咳嗽,咯痰量多,每日约100ml,色白,时或挟灰痰,质稀,喘促,动则尤甚,胸闷,气憋,不能平卧,背部怯寒,四肢欠温,纳呆,腹胀,口黏,口干不欲饮,大便平,尿少,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弦滑而数,重按无力。体温36.2℃,心率120次/分,半卧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胸廓桶状,两肺听诊湿啰音(+++),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5×109L,中性细胞79%,淋巴细胞21%;动脉血气分析:PaCO276mmHgPaO236mmHg。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Ⅱ度,呼吸衰竭Ⅱ型。中医辨证:气阳虚衰,痰瘀伏肺,兼有阳虚水停。治当温补气阳,涤痰行瘀,兼以利水消肿。处方:生黄芪20g,熟附片10g,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葶苈子15g,青陈皮各15g,生大黄10g,干姜10g,细辛3g,水蛭胶囊6粒。西药予:可拉明0.375mg×5+氨茶碱0.25mg+立其丁20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经治6天,病情大减,痰量减至每日30ml,腹胀、浮肿消失,两肺湿啰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0×109L,中性细胞68%,淋巴细胞32%;动脉血气分析:PaCO246mmHgPaO267mmHg。停用西药,继用上方3剂,诸症再减。后以温阳护卫汤善后,显效出院。

例二 涂某,女,73岁,1994117日入院,住院号21540

  患者以反复咳嗽,咯痰24年,伴双下肢浮肿2年,再发20天入院。患者于171年始出现咳嗽、咯痰,以后每年反复发作,冬甚夏缓,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病情逐年加重,于192年出现下肢浮肿。本次缘于去年年底天气变化,受寒后致病情又作,经西医治疗未效。现症:咳嗽,咯痰无力,痰多,约每日120ml,色白质稀,气喘,动则尤甚,胸闷,心悸,背部怯寒特甚,四肢欠温,不能平卧,口唇指甲青紫,伴纳少,口苦,口黏,双下肢浮肿,大便时结,小便量少,舌质暗偏红,舌有瘀斑,舌苔白腻而厚,脉弦滑,重按无力。体检:休温37.2℃,心率90次/分,半卧位,球结膜水肿明显,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胸廓桶状,两肺湿啰音(+++),双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109L,中性细胞72%,淋巴细胞25%;动脉血气分析:PaCO266mmHgPaO234mmHg。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Ⅲ度,呼吸衰竭Ⅱ型。中医辨证:气阳虚衰,水气不化,痰瘀伏肺,瘀重于痰。治当温阳益气、行瘀涤痰、利水消肿。处方:生黄芪30g,熟附片10g,桂枝10g,茯苓30g,白术10g,葶苈子15g,青陈皮各15g,法半夏15g,细辛3g,干姜10g,生大黄10g,益母草30g,川芎、红花各10g,水蛭胶囊9粒。西药予:氨苄青霉素3g,静脉注射,12次;可拉明0.375mg×5+氨茶碱0.25mg+立其丁20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经治8天,病情明显好转,咯痰约每日40ml,双肺湿啰音(++),双下肢浮肿(+),口唇青紫好转。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6×109L,中性细胞69%,淋巴细胞29%;动脉血气分析:PaCO258.6mmHgPaO249mmHg,停用西药,继续中药治疗。服药共15剂后,生活自理,体检两肺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PaCO249mmHgPaO260.9mmHg,显效出院。

  按:上述二例病案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症状突出。从中医证候分析,其共同点为:气阳虚衰、痰瘀伏肺、治节失常、阳虚失运、瘀滞水停、水凌心肺。本虚标实特点突出,在治则上坚持“补虚泻实”。温补气阳、涤痰行瘀、化气利水为基本治法。始终把重点放在“温”与“通”的关键环节上。肺心病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共同点,既因阳气虚衰,摄纳失常,又有痰瘀伏肺,管道壅塞的临床特点。又痰、瘀、水均为阴邪,“非温不化”和“通阳利水”也就成为选方用药的指导原则。两则病案的基本方药均以芪附汤和苓桂术甘汤温阳益气和温阳化水;又用葶苈子、青皮、陈皮、法半夏等以涤痰除壅而宣通肺气;川芎、红花、水蛭、益母草活血行瘀,改善循环,以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高压,从而使心力衰竭状态能有效纠正。此外,还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加用干姜、细辛,与苓桂术甘汤相伍,以增强温阳化饮之力度。二案均用了生大黄。笔者认为,大黄为通壅滞之良药。通腑逐瘀,泄壅行滞,行水除痰,推陈致新为其长处。大黄味苦气香,既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又兼入气分,有香窜调气,醒脾开胃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大黄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这对肺心病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降腑气,可使患者大便通畅,腹胀减轻,有助于膈运动幅度增大,改善肺部炎症,促进分泌物减少,使呼吸道通畅,痰易咳出,改善通气功能和心力衰竭的状态。

友情链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中医院 | 
地址: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0791-86362625    
CopyRight © 202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赣ICP备130059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