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活动  |  English 
网站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病案实录 薪火传承 洪老轶事 生活剪影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栏目导航
肺系病典型病案
其他病案
师承病例
联系我们
地址: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 0791-86362625
传真: 0791-86362625
邮箱: jxszyyhxk@163.com
网址: http://www.hongguangxiang.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 肺系病典型病案 > 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案
案例名称:慢性支气管炎典型病案
案例详细说明

例一 杨某,男,52岁,199036日初诊。

 患者咳嗽、咯痰反复发作3年余。多在受寒和冬季发作。本次为1周前值夜班受寒而引发咳嗽、咯痰症状明显加重。口服抗生素及枇杷止咳露不效。日咯痰量20余口,痰质清稀色白多泡沫,咽痒则咳,伴微恶风寒,不发热,全身不适,口不渴,舌质红暗,舌苔白腻,脉浮弦滑。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改变。有长期吸烟史。

 证属外寒内饮,肺失宣肃。治宜解表散寒,温化痰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减:生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5g,法半夏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矮地茶15g,南杏仁10g,厚朴10g7剂,每日1剂。

 二诊:服药1剂,咳嗽、咯痰症状减半,微恶风寒消除,服毕7剂急性发作控制,改用益气护卫汤合咳喘固本煎加减扶正固本。

例二 李某,女,57岁,20051124日初诊。

 患慢性支气管炎已10余年,以冬春季或感寒后发作为甚,平素易感冒,常迁延难愈。服中西药对症治疗病情未能及时控制。本次发病迄今已月余,咳嗽较频,咯痰稀白,24小时痰量3050ml,胸部憋闷,呼吸不畅,怯寒背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弦滑,右寸脉细滑。证属肺虚咯痰证,拟益气温肺、祛痰止咳。方用玉屏风合温肺煎出入。生黄芪30g,防风15g,炒白术15g,生麻黄10g,生姜10g,细辛3g,法半夏10g,款冬花10g,紫菀10g,矮地茶20g,天浆壳15g,胡颓子叶15g7剂,每日1剂。

 二诊:患者服药后咳嗽、咯痰已减过半,胸部憋闷亦见改善,余症基本同前。原方生姜易干姜,再加桂枝10g,以温肺阳。7剂。

 三诊:咳嗽、咯痰已基本控制,怯寒背冷明显改善。患者已进入缓解期,改用益气护卫汤合咳喘固本煎加减扶正固本。

例三 万某,男,51岁,19961211日初诊。

 咳嗽、咯痰15年余,多次胸片提示支气管炎改变。发作时用西药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大多治疗不规律,咳嗽、咯痰症状常迁延难愈。本次发病已持续1余月,咳嗽夜间较频,痰量日夜约20余口,以白色黏液痰为主。兼见怯寒肢冷,饮食较差,大便稀软,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象右关弦滑,右寸细滑。证属肺脾气虚,痰湿遏肺。治宜补益肺脾,燥湿祛痰。方用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加减:生黄芪30g,西党参3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北柴胡10g,升麻10g,广陈皮10g,白茯苓30g,桂枝10g,法半夏10g,矮地茶20g7剂,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咳嗽咯痰明显改善,已减轻约35,诸症亦见好转。效不更方,原方续服7剂,每日1剂。

 三诊:咳嗽、咯痰已控制,全身症状明显改善,饮食增加,大便成形,体力增强。改用益气护卫汤加减以扶正固本。

例四 赵某,男,68岁,2003228日初诊。

 患慢性支气管炎近20年,常反复发作,近年来发作更加频繁,曾多次住院治疗。出院诊断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吸烟史40余年。

 一个月前因受凉又出现急性发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急性发作症状明显控制,但咳、痰、喘症状仍迁延不愈。目前咳嗽仍较频,多为阵咳,咳声喘沉,夜多于日,咯痰黏稠,痰量日夜约2030口,有少量黄稠痰,胸部满闷,喘息气急,动则加重,怯寒肢冷,易反复感冒,口干思饮,饮食较差,大便欠畅,舌质暗红,舌苔厚腻白黄相兼,脉象细弦滑,两尺脉弱。

 证属气阳虚弱,肾不纳气,痰浊壅肺,郁而化热。宜先治标实,后议补虚。治以涤痰除壅,清泄郁热。用药不宜过于寒凉。

 小牙皂6g,法半夏10g,生姜10g,礞石20g,沉香木6g(入煎),苏子10g,牡荆子15g,葶苈子15g,桃仁10g,制大黄10g,生麻黄10g,生石膏30g7剂,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痰质变稀,咯痰易出,大便通畅,随之咳嗽顿减,喘憋气急改善。效不更方,原方续服7剂。

 三诊:患者服上方14剂,标实证候显著改善,咳嗽、咯痰均已减轻,黄痰已除,胸部满闷亦见松解,然仍动则气喘,气阳虚弱证候明显,口唇及舌质暗红,舌苔腻白黄相兼,脉象基本如前。证属虚实夹杂。治宜益气温阳、祛痰行瘀,以补虚泻实,调理缓治。

 生黄芪30g,西党参3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全当归10g,升麻10g,北柴胡10g,陈皮15g,山萸肉10g,锁阳10g,熟附子10g,小牙皂6g,法半夏10g,生姜10g,桃仁10g,干地龙15g。每日1剂,水煎服。

 按:例一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外寒内饮证。风寒犯肺多为病毒感染,故对抗生素不敏感。枇杷止咳露仅适用于热咳或燥咳,而不适宜风寒和寒饮致咳,且有敛邪遏肺之弊端。说明辨证用药的重要性。

 例二为慢性支气管炎肺虚咳痰证。咯痰稀白,脉弦滑,为寒痰证;怯寒背冷,右寸(肺)脉细为气阳虚弱。至于咳嗽、憋闷、呼吸不畅等症是由于寒痰阻肺,肺失肃降所致。故用益气温肺祛痰止咳方药收效甚著。二诊加用桂枝、干姜以温肺通阳,服药后怯寒背冷明显改善。诸症进一步缓解。

 例三为慢性支气管炎脾虚湿痰证。但患者明显呈现肺脾两虚证候,故用补中益气汤以补益宗气,使肺脾之气得以同时受益。中焦阳虚,脾失运化,则聚湿成饮成痰。故患者既见脾阳不足,脾虚失运之脾虚证,又见湿痰遏肺,肺失肃降之咳逆证。脉象右关弦滑,右寸细滑,充分体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理论的正确性。本案在使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之基础上,又合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湿,温阳化饮。俾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聚,以杜绝生痰之源。此乃治痰之妙法也。笔者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为因痰致咳,痰为主要矛盾,治痰为治咳之关键,痰去则咳自止。

 例四为慢性支气管炎肾虚痰喘证。本案证情较为复杂,虚实寒热互见。慢性支气管炎咳、痰、喘三大主症同时呈现,既有本虚又有标实。从西医诊断来看,本案已进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范畴。但慢性支气管炎证候较为突出,气道阻塞症状亦甚为明显。在确定治疗思路上,应充分考虑其临床实际,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分清主次,裁定治法与合理择药。本案虽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发作症状有显著控制,但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值得讨论:一是气道壅塞问题。患者咳喘症状突出,“肺气上逆”持续存在,这是咳喘迁延的重要原因。气道壅塞是由于痰瘀阻遏,肺失肃降所致,也是咳喘迁延的基本原理。“痰浊”是其主要矛盾。二是痰瘀化热问题。由于患者痰质黏稠,排痰不畅,郁而化热,故患者表现为痰稠色黄,口干思饮,大便不畅,舌苔黄厚等化热证候。邪热与痰瘀互结,肺气更加郁闭,气道壅塞加重,因而使咳喘症状迁延难愈。三是气阳虚弱问题。笔者经验,慢性病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常见病机。本案病程缠长,年迈体衰,常因反复感冒而引发急性发作,符合《 内经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理论。患者气喘动则加剧,怯寒肢冷,饮食较差,脉细和两尺脉弱等症,显然是气阳虚弱,肺脾肾虚的见证。临床经验证明,正气虚弱,无力抗邪,不仅使病程迁延和病情反复,而且也是直接影响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治疗药物尤其是西药抗生素疗效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因。四是补虚泻实问题。这对临床疗效的提高非常关键。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慢性内科疾病的常见规律。本案虚实夹杂证情亦很突出,临床如何处理虚实夹杂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虚多实少,重在治虚兼顾实;实多虚少时,要重在治实兼顾其虚;虚实并重时,应补泻同施,虚实并治。本案的治疗是采取先治标实,后议补虚的原则,即所谓“急则治其标”,“祛邪以扶正”。在择方选药上,采取“重拳出击”的手段,应用千缗汤合礞石滚痰丸加葶苈子、牡荆子、苏子涤痰除壅,以平气逆。又用麻黄、石膏以宣肺泄热;“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有助于肺气降,方中大黄合桃仁既可通腑降逆,又可活血行瘀,使“肺主治节”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患者服药14剂,标实证候有效缓解,最后采用补元汤(经验方)加减以益气温阳,扶正固本;又用千缗汤合桃仁、地龙涤痰行瘀以治邪实,从而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以图缓治的目的。

  以上4例病案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切实把握辨证论治的用药原则,充分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故收效显著。
友情链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中医院 | 
地址: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0791-86362625    
CopyRight © 202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赣ICP备130059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