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活动  |  English 
网站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病案实录 薪火传承 洪老轶事 生活剪影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栏目导航
肺系病典型病案
其他病案
师承病例
联系我们
地址: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 0791-86362625
传真: 0791-86362625
邮箱: jxszyyhxk@163.com
网址: http://www.hongguangxiang.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 肺系病典型病案 > 支气管扩张典型病案
案例名称:支气管扩张典型病案
案例详细说明

例一 刘某,58岁,男,2002313日初诊。

 幼时患咳嗽,常遇寒而反复发作。成年后吸烟成瘾,每日吸2030支。咳嗽日益加重,痰量明显增多,发作时痰量日达100200ml,痰色黄白相兼,质稠黏,有时出现痰血。经X线摄片及CT检查,均诊断为右肺支气管扩张,伴支气管炎。长年西医对症治疗,并多次住院诊治,效果不理想。经友人介绍求余诊治。

 证见咳嗽痰多,痰黄白相兼,黄脓痰占23,痰量约100ml以上,有时可多达200ml左右,胸满憋气,动则气憋加重,咳甚则痰中带血,或咯鲜血,伴口干渴,但饮不多,大便偏燥结,胃纳甚差,形体消瘦。平素易感冒,易自汗,舌质黯红而嫩,舌苔中部黄白厚腻,脉象右寸细弦滑,右关弦滑甚。

 证属本虚标实,以肺脾气虚为本虚,痰热遏肺为标实,且现瘀滞肺络之象。治拟先治其痰热标实,后治其肺脾本虚。方用生麻黄10g,南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桑白皮15g,地骨皮30g,金荞麦根30g,败酱草15g,黄芩10g,白及30g,合欢皮30g,桔梗30g,三七末6g(分冲),生大黄10g

 二诊:患者服药7剂,黄痰减少三分之一,口干渴改善,大便通畅,厚腻苔略有减少,脉象如前。效不更方,再进7剂。

 三诊:黄痰续减,但痰量如前,饮食未增,气短神疲,大便稀软,苔黄续减,厚腻苔仍存,右关弦滑,右寸细弦滑无明显改观。

 服药后痰热标实顿挫,虚象更加显露,拟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促使痰量减少;散瘀生肌,以助扩张病灶之改善,减少咯血症状反复。

 药用:生黄芪30g,西党参30g,白术15g,炙甘草10g,丹参15g,北柴胡10g,升麻10g,陈皮10g,白及30g,合欢皮30g,三七末6g,制大黄10g,桔梗30g,败酱草15g,金荞麦根15g7剂,每日1剂。

 四诊:服药后气短神疲略见改善,饮食增加,痰量略有减少,但不甚显著,未现咯血症状和助热反应。嘱原方再进7剂。

 五诊:痰量已减少过半,黄痰消除,饮食续增,大便软成形,每日一次,体力明显改善,厚苔已少23,右寸右关弦滑脉象见减。

 上方再加熟附子10g,桂枝10g,白茯苓30g,续服7剂。

 六诊:服药后无不适反应,痰量减至日3050ml,以白稀黏痰为主,少有黄黏痰,全身诸症已见明显改善,且病情稳定,抗风寒能力增强,病家甚为满意,并说“中医真神奇”。

 由于患者对中医药疗效的高度认可,治疗信心显著增强,持续接受中医药治疗已长达二三年,期间偶现病情反复,但症状轻微,无需住院和接受频繁的西药抗感染治疗,且基本未现咯血症状。

 按:本案从初诊证情分析,既有肺脾气虚,又有痰热挟瘀,虚实见证突出。在治疗上先从标实论治,用麻杏甘石汤合泻白散,并加用黄芩、金荞麦根、败酱草清化痰热,重用桔梗以宣肺排痰,使郁闭的痰液迅速排出,有助于感染的控制,胸部憋闷症状解除。方中又选用白及、合欢皮、三七、大黄以散瘀生肌去腐生新,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病灶的改善。同时,又可达到祛瘀止血,防止反复出血的效果。患者服药14剂,痰热标实证得到有效顿挫,但痰量未见减少,且虚象愈加显露,故三诊运用了扶正祛邪治则,实施补虚泻实治法。选用补中益气汤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同时又重视清痰热、排痰浊、散血瘀以治标实,为治本虚提供有效的支持,避免出现补虚碍邪的副反应。用药2周后患者痰量显著减少,全身症状亦见改善,说明通过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以及“脾为生痰之源”理论的正确性。

   支气管扩张症,“痰”是诸症中的主要矛盾,痰可致瘀,又易化热,是引发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除应用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还应看到,痰为阴邪非温不化,张仲景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因此,在五诊处方中又大胆使用芪附汤和苓桂术甘汤,从而加大了温阳化饮的力度,患者服药后并未出现化热化燥之反应,而是痰量显著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由此可见,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

案二 王某,女,56岁,1995913日初诊。

 患鼻炎20余年,常流黄浊鼻涕,有时鼻涕带腥味,嗅觉渐趋减退。久治效果不佳,且咳嗽咯痰症状日见明显,先以咯吐白黏痰为主,嗣后黄脓痰逐渐增多,有时痰带血丝,间歇低热。后经某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鼻窦炎,并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初诊证见咳嗽甚,以午后及后半夜更甚,咯痰不畅,以黄黏痰为主,日咯痰数十口,胸部憋闷,口苦口干口黏,鼻塞声重,晨起鼻涕稠黄,嗅觉差,易感冒,时有低热,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恶冷恶热,胃纳甚差,形体消瘦,烦躁失眠,大便干结,有时先硬后溏,舌质红暗而嫩,舌苔前13少,中后部白黄厚腻,脉右寸细滑,右关弦滑偏数。

 证属痰热壅肺,鼻窍不宣,热伤肺阴,宗气不足,虚实夹杂。

 治宜清泄肺热,涤痰宣窍以治标实,佐补气阴。

 生麻黄10g,南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金荞麦根30g,败酱草15g,桔梗30g,小牙皂6g,法半夏10g,辛夷花10g,苍耳子10g,白芷15g,川芎10g,麦门冬30g,太子参30g,生黄芪30g,制大黄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咯痰较前易出,痰量增多,日夜约30口,嗅觉改善,大便易解,原方续服7剂。

 三诊:黄稠痰明显减少,白黏痰增多,总痰量未见减少。鼻塞声重减轻35,胸部憋闷解除,饮食略增,体温正常,其他诸症亦见好转,舌脉基本同前。原方加卫矛15g,皂角刺15g7剂。

 四诊:患者诉服上方后鼻塞基本消除,黄稠痰已少见,痰量仅减16,但易咯出,要求服药减少痰量。舌质红暗而嫩,舌苔前13薄少,中间披白黄腻苔,已不厚,脉右寸仍细滑,右关弦滑力度变化不大,口干不欲饮。

 服上方3周,痰热标实征象已明显顿挫,全身症状亦大有改善,唯总痰量未能减少,痰瘀夙根仍存,拟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益气阴以促阴阳平衡,再配合消痰散瘀泄热以除标实。

 药用:生黄芪30g,西党参30g,生白术15g,炙甘草10g,全当归10g,北柴胡10g,升麻10g,广陈皮10g,麦门冬30g,怀小麦30g,小牙皂6g,桔梗30g,生麻黄10g,苍耳子10g,皂角刺15g,卫矛15g,金荞麦根30g30剂,每日1剂。

 五诊:服药30剂,病情稳定,日咯痰10余口,以白黏痰为主,痰总量及黄痰已显著减少,鼻道通畅,无明显分泌物,体质大为改善,已少有感冒,胃纳显增,舌质暗红而嫩,略披薄白微黄腻苔,右关细弦滑。

 患者服上方加减已近两年,病情一直稳定,偶有轻微感冒亦未引发病情反复。慢性鼻窦炎症状基本消除。CT及胸片复查支气管扩张病变有一定改善,符合中医药疗效的客观性。

 按:从本案病史分析,患者先有鼻窦炎,后再发支气管扩张症,鼻窦炎为其基础病变,这与慢性呼吸系统病症同时并发慢性鼻腔疾患的相关性是一致的。其相关性大概约60%左右。故笔者曾提出“肺鼻同治”的观点,即治肺的同时要相应治鼻,甚至将治鼻摆在第一位,以澄其源截其根。在治疗本例患者过程中将“肺鼻同治”贯穿全程,因而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双赢效果,这一经验值得临床重视。

 本案除重用补中益气汤及麦门冬汤之外,方中还应用了我治鼻的经验用药,如麻黄、白芷、辛夷花、苍耳子、皂角刺、卫矛、桔梗、野荞麦根、生黄芪等。共奏宣通排脓之功。对鼻渊浊涕,鼻窍不通有显著疗效。

   同时,该方对支气管扩张症排痰不畅,痰液黏稠难出,也有较好疗效。如有咯血症状者,可在咯血停止之后,及时配合应用,患者排痰通畅,继发感染机会减少,对控制反复咯血有积极意义。    

典型病案

 李某,男,52岁,干部,20016月初诊。

 患左下肺支气管扩张症20余年,长期咳嗽,咯吐黄脓痰,痰量有时多达数百毫升,痰出不畅时痰呈黄绿色,可闻及腥臭味,反复咯血,血色鲜红与黯红并见,血量多时每日可达数十口。形体日见消瘦,体重减轻明显,胃纳差,神倦乏力,气短胸闷喘憋,不耐寒热,平素背冷怯寒,极易感冒,易引发急性感染,长年不断使用抗生素及止血药,多次住院治疗亦难稳定病情。

 舌质红黯,舌体胖嫩,边有齿印,苔黄白厚腻,脉象虚弦滑数,右关弦滑甚,口唇红黯,舌下静脉延伸怒张。

 辨证为气阳两虚,痰瘀热痹阻肺络,肺失宣肃,郁久化腐成痈脓。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先治其标实,以清肺涤痰、散瘀宣络为首诊治法。

 生麻黄10g,南杏仁10g,生石膏30g,炙甘草10g,败酱草15g,金荞麦根30g,黄芩10g,皂角刺15g,小牙皂6g,法半夏10g,桔梗30g,桃仁10g,制大黄10g,生黄芪30g。嘱连服2周,每日1剂。

 二诊:服药14剂后痰量增多,约200ml,黄痰已减少过半,白稠黏痰占23,胸闷喘憋明显改善,厚腻苔亦减13。标实证候顿挫,病情更趋稳定。适合服用消痈祛腐生肌汤以补虚泻实,标本同治。嘱连服14剂,每日1剂。

 三诊:服药14剂后,痰量减少13,黄黏痰仅有15,未见出血征象,体力亦见改善,饮食增加,嘱续服消痈祛腐生肌汤30剂,因系外地患者,嘱其如遇急性发作可就地西医对症治疗,并停服上方。

 四诊:患者就诊时告知,服药期间未出现反复或急性加重,痰量已减至每日50ml左右,黄痰仅23口,且易排出,全身症状明显改善,脉数已除,弦滑亦见缓和,舌苔薄腻黄白相兼,效不更方,嘱其在当地续服消痈祛腐生肌汤,有情况及时联系。

 五诊:服上方半年余,期间感冒二次,有反复现象,但程度轻微,对症治疗后病情控制快,不需住院治疗,且可照常上班。由此看出,消痈祛腐生肌汤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按:西医认为,支气管扩张症为病理破坏性,是不可复性扩张,但从中医药的积极参与来看,其疗效十分显著,对控制病情发展,阻断扩张病灶进一步加重,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典型病案

 杨某,女,48岁,1992416日初诊。

 患慢性咳嗽,咯黄脓痰,偶有血痰10余年,后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双下肺支气管扩张症。长期中西医治疗,仅能短暂控制症状,但不能稳定病情。

 初诊时证见咳嗽痰多,痰量日夜约30余口,黄脓痰占13,未见痰血,伴胸闷憋气,有时咳引胸痛,怯寒肢冷,易自汗,易感冒,神倦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暗滞,口唇暗红,舌质偏红暗,苔黄白厚腻,脉虚弦滑近数,右关弦滑,右寸细滑。

 证属气阳虚弱,痰热郁肺,瘀阻肺络。先治痰热标实。方用:生麻黄10g,南杏仁10g,黄芩10g,生甘草10g,金荞麦根30g,白毛夏枯草20g,浙贝母15g,桔梗30g,海蛤壳20g,生黄芪30g,白术15g,瓜蒌壳15g,广郁金15g7剂,每日1剂。

 二诊:患者服药7剂,自觉痰易排出,胸闷憋气减轻,黄脓痰略有减少,痰量如前,嘱原方续服14剂。

 三诊:黄脓痰每日35口,以白黏痰为主,痰量减少不明显,以早晨及午后痰量较多,黄苔减少,以白厚腻苔为主,舌质暗红,脉象虚弦滑,已无数象。痰热证候基本控制,改为温阳宣通,补益肺脾,佐祛痰清热论治。

 生麻黄10g,鹿角霜20g,肉桂6g(入煎),炮姜炭10g,炒白芥子10g,熟地15g,生甘草10g,生黄芪30g,西党参30g,白术15g,广陈皮10g,全当归10g,败酱草15g,白毛夏枯草15g,桔梗30g7剂,每日1剂。

 四诊:服上方7剂痰量减少13,厚腻苔亦见减少,体力增强,自汗基本消除,未见有不良反应。嘱原方续服,观察可否持续施用温阳宣通方药。

 五诊:患者连续服上方30余剂,诉疗效甚佳,痰量日仅十余口,黄痰已消失,胸闷憋气已除,精神大为改善,饮食亦增,二便正常,舌质偏暗红,舌苔薄腻,面色、口唇已无暗滞现象,脉细滑,右关弦滑之象显著缓和。

 按:本案始见本虚标实证候突出,根据“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先治痰热标实。在组方择药过程中,又充分注意“攻邪不伤正”和“攻补兼施”的原则,故方中又加用了黄芪、白术以扶正。同时,生黄芪与桔梗相配,有利于升提肺气,以提高排痰力度。三诊时痰热标实证候基本控制,已呈现应用“温阳宣通”治支气管扩张症的极好时机,从而果断地施用阳和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温阳宣通,补益肺脾。由于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基础决定了“生痰”与“排痰”始终是一对突出矛盾,而且全程显现,通过合理治疗可减少矛盾的激化,控制反复感染的发生。但“痰郁”是一个永恒的病机,“化热”也就随时呈现。所以在“温阳宣通”的同时,仍然注意“清痰热”和“排痰”的有机结合,从而解决顾此失彼的被动状态。由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脾虚失运”和胃纳不佳的证候长期存在,故保护脾胃生机和防止胶质滋腻碍胃的现象出现,方中将鹿角胶改为鹿角霜,既可避免碍胃,又可防止出血。

   患者已接受治疗二年余,未出现既往反复发作和频繁感染状况,咯血痰未再发生,病情稳定,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说明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大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开创新的治疗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友情链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中医院 | 
地址: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0791-86362625    
CopyRight © 202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赣ICP备130059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