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活动  |  English 
网站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病案实录 薪火传承 洪老轶事 生活剪影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栏目导航
肺系病典型病案
其他病案
师承病例
联系我们
地址: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 0791-86362625
传真: 0791-86362625
邮箱: jxszyyhxk@163.com
网址: http://www.hongguangxiang.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 其他病案 > 验案五则
案例名称:验案五则
案例详细说明
 

    一、清肝泻肺法治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案

    钱某,女,51岁。初诊:199043日。

    主诉:1987年因情绪激动后引起咯血,在某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此后每年春季易发,曾服中西药效果不显,近年咯血频发,一日约20余口,伴咳痰不畅,面赤,心烦易怒,耳鸣,夜寐欠安,胸闷,气短,口干欲饮,口苦,饮食乏味,大便干结。

    诊查:口唇经,舌质红暗,苔黄腻,脉弦滑数。

    辩证:肝火犯肺,痰热郁遏,损伤肺络。

    治法:清肝泻肺,清化热痰,佐以化瘀止血。

    处方:净青黛6g(布包)、海蛤壳20 g、黄芩10g、生桅子10g、桑白皮10g、瓜萎皮15g、浙贝母10g、生地15g、丹皮10g、花蕊石15 g、生蒲黄10g(布包)、生甘草6 g。共七剂。

    二诊:服药第二剂咳血渐少,七剂后咳血止,睡眠改善,心烦咳痰好转。但感胸前区游

走性疼痛,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而少津.续用上方出入。

处方:净青黛6 g(布包)、生桅子10g、黄芩10g、海蛤壳10g、桑百皮10g、瓜萎皮15g、浙贝母10g、生地15g、丹皮10g、孩儿参15g、北沙参15 g、百合15 g。共七剂。

    三诊:病情稳定,诸症悉减,后以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生脉散、血府逐瘀汤加减调

服,咯血一年半未发。

    按:本案病机为肝火犯肺,痰热郁遏,操损伤肺络。急性发作治疗应重在清肝泻肺,所

谓“治火即是治血”,澄本清源以治其本。支扩咯血患者每见面赤、颧红、颊赤或唇舌俱赤,

心炊胁满,目赤,便结,口苦等症。中医认为肝火,投黛蛤散每收佳效。此种“肝火”不能简单对应于肺部感染,因为抗感染无效时,泻肝法更显其长,这正是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

    二、龙胆泻肝汤治斑秃案

    蔡某,女20岁。初诊:1977314日。

    主诉:二年前突然发生脱发,以头顶部较显著,常于梳头、洗发或搔头皮时脱发更甚。

脱发严重时有颜面、皮肤萎黄、饮食不振、精神倦怠。脱发较轻时,旧述症状好转。口服益

气养血、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之剂;配以西药胱氨酸、维生素片;局部涂搽生姜等均未见明

显效果。平素饮食亦差,口干、口苦,晨起口粘,小便短赤,有时伴灼热感。

    诊查:外观头顶部行发极为稀少,病损处皮肤光亮,无疤痕及鳞屑,发根疏松,易将毛

发拨出。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弦近数。

    辩证:湿热内困脾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龙胆草6g、生桅子9g、黄芩9 g、生地12g、车前草15g、泽泻9g、木通6g、甘

3g、当归9g、柴胡9 g,萆解12g、赤小豆15g。共十剂。

    再诊:药后黄腻苔已除,脉弦细而转为细软,饮食增进,口不苦不干,小便已清,病损区布满短嫩发,梳头时极少脱发,拟改用参苓白术散善后。后经随访疗效巩固,未再出现脱

发。

    按:本案为湿热上蒸所致斑秃。由于平素脾胃虚弱,湿热内生,积而上蒸巅顶,毛发失

于荣养而脱落,故先治以龙胆泻肝汤,待湿热去,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以荣毛发,则发自长。

后用参答白术散以杜生湿之源,故取效甚佳。可见临证治疗斑秃,不能泥于滋养肝肾,养血

祛风,益气生血等成法,应辩证求因,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五积散治高热案

    袁某,男,20岁。入院日期:1983127日。

    主诉:19821226日为庆祝生日而聚餐后发热,继而腹泻、沤吐。治疗约五天吐

泻停止,转为午后或傍晚发热,体温高至3940℃,伴面红目赤,约持续1h体温略有下降,至晚上1112 h汗出热退。曾在门诊用抗生素、抗病毒、解热等药,并配合输液治疗,效果不显。近一周来全天发热,体温仍以午后为甚,伴轻微干咳,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中

医科治疗。

    诊查:身热(T38. 2 ),畏寒,热时无汗,汗出热退,头晕日干欲呕,大便偏干,神疲乏力,胃纳尚可,咽痒,干咳少痰,咳引胸痛,语声较浊,舌质偏红,苔薄黄稍腻,脉弦数略浮。体格检查除体温升高外,无异常发现。门诊查白细胞5. 2X 109/L,伊红细胞计数90,大小便常规、血培养、肥大氏反应均正常。

    辩证:寒热郁于少阳,肺气不畅。

    治法:和解少阳为主,佐以宣畅肺气。

    处方:柴胡24 g,黄芩10g,法夏10g,太子参30 g,甘草3g,大枣6枚,桔梗8g,杏仁10g,桔络3 g

    二诊:服药当日下午体温39. 2℃,药后未出汗,自诉身体烘热,察其面红目赤。服药

4剂,疗效不显,发热持续,药后汗出热减,继而复热,伴鼻塞,口干,干咳无痰,语音较浊,不畏寒,无身痛,胃纳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百微腻,脉浮弦数。考虑寒湿之邪郁遏肺卫,试用五积散解表达里。处方:当归6g,川芎6g,白芍6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枳壳10 g,茯苓15g,法夏10 g,麻黄6g,白芷10g,干姜8g,桂枝6g,甘草 6g。每日一剂。

    三诊:药后第一剂体温渐降(最高38.7 ℃),七剂体温趋向正常(37.2 ℃)。因近临春

节,患者回家心切,要求出院服药(五积散原方),经随访,出院后体温完全正常,症状消

失。

    按:五积散方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意用治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本案得之于伤食之后,吐泄愈而热久不退,表散之剂久用不效,因此推及卫其必有积滞阻遏于中,致使外感之寒温难以透达,故以五积散解表达里,使积滞消,寒湿去,肺得以宣畅。故不治发热,而发热自愈。

    四、黄连解毒汤加味治低热败血症案

    朱某,女,5岁。入院日期:198026日。

    主诉:因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27%},深II 07%III 020%合并休克急诊收入本院烧伤

科。入院后,西药纠正休克。因创因严重感染,引起败血症,两次血培养均为阳性结果(全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38日体温骤降(37℃以下),伴神志不清,四肢抽搐,

血压升高。315日体温不升(35℃以下),呼吸困难,被迫行气管切开术,术后自主呼吸停止,采用呼吸器维持,并持续给氧。专科诊断为:低温败血症、中毒性脑病,经西药抗感染,对症及支持疗法,病情未见改善,于19803l7日邀请中医会诊。

    诊查: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神志昏迷,血压升高21. 3/16. 0 kPa160/120 mmH g),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横目斜视,牙关紧闭,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小便赤少(导尿),大便色深而量少,口唇暗,舌质红暗,舌苔被牛乳及药物污染,脉沉细数。创面感染严重,植入皮片大部分未成活,WBC 20. 4 X 109/L N 74% L26%,中毒性粒细胞10%

    中医辩证:火毒内闭,热深厥深。

    治法:泻火凉血,解毒开闭。

    处方:川黄连10g、黄芩10g、生桅子10g、生大黄10g(后下),连翘15g、银花15 g,丹皮10g,紫草10g、赤为15g、生地15g、石菖蒲15g、郁金10g。六剂。日服两剂,每六

小时服药一次,每次100mI鼻饲,另服安宫牛黄散一支(分两次服)。

    二诊:大便次数增多,最多每日达9次,每次量约100 g,呈酱褐色,尿量每日2000m1

以上,体温回升(37.4 ℃),血压降至正常13.315.5/8.009. 33 kPa 100116/6070mmHg )。抽搐停止,病情大有好转,仍以上方再服三剂,改用每日一剂,服法同前。

    三诊:火毒内闭证候明显改善,体温血压正常,已停止使用机械呼吸器,自主呼吸良

好:会眨眼,但痛、触觉仍较退钝;喉间痰鸣,大便每日3-5次,粪色转黄;舌质偏红,苔

.脉细数;WBC 8. 5 X 109/L 8500/mm3),N 71%L 26%,中毒性粒细胞6%

    拟继续泻火解毒,酌加豁痰开窍,以促神志恢复。

    处方:川黄连6g,黄芩10g,生大黄10g(后下),石菖蒲15 g,郁金15g,远志6g,胆南星6g,天竺黄10 g,白姜蚕10 g

    回诊:上方服用十余剂,并配合西药对症及支持疗法。患者神志守全清醒,呼吸、体温、血压恢复正常,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血象正常,未见中毒性粒细胞,经再次植皮手术,创

面愈合良好,最后痊愈。

    按:本案为热厥证,是因火毒内闭所致,用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凉血开闭,药后腑

气得通,火毒之邪有去路,故神志渐清,四肢转温,体温回升,抽搐停止。

    本例病势急且重,上述病机及辩证施治,简而不繁,惟难在临证始能求得其因,抓住其

主要证候,耐心细致地诊察病情,准确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是迅速治愈本病之关键。

    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斑疹案

    朱某,女39岁,入院日期:1986131日。

    主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腿内侧及后臀部红斑,痰痒,伴发热,关节疼痛,经某

医院门诊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入院治疗。

    检查:T38. 2 ,大腿内侧及后臀部有红斑,余未发现异常。查血沉47 mm/h,血小板

63. 3X 109/L6. 230/mm3 ),血常规、抗核抗体,肝功能均正常,经管医师按风湿热痹治疗,除服用燥湿清热、活血通络中药外,并加用青霉素肌注及口服强的松等西药。症状无

明显改善,且体温为39 ~40℃,改用凉血清热燥湿方药(犀角地黄汤),配合氨节青霉素、庆大霉素、强的松等药,体温虽退,但斑疹更甚,并波及全身。于1986221日邀请

中医会诊。

    诊查:颈、胸、背、腹、大腿及上肢均见斑疹成片,熏热,疹痒,得温更甚。伴心烦,胸闷,气憋,咳嗽,口干,口粘,饮水不多,胃纳差,大便正常,小便赤。舌质红略暗,苔黄腻,舌根部呈褐色腻苔,脉细滑数。

    辩证;斑疹(湿热内蕴血分)。

    治法:透湿泄热,佐以凉血解毒。

    处方:生麻黄10g、连翘15g、赤小豆20g、杏红10g、桑白皮10g、白癣皮15g、地肤

15 g,枳实30 g、丹皮10g、赤芍10g、紫草15g。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四剂,斑疹基本消退,体温37℃,按原方再服十剂。

    三诊:斑疹完全消退,夜间皮肤痰痒明显,原方去丹皮、赤芍、改生地30 g,连服五

剂,痊愈出院。

    按:本案病机为湿热内蕴血分。熏蒸血络,外溢肌肤而致斑疹,发热不退。前此之治

疗忽视透达湿热、宣通上焦,而一味燥湿凉血清热,致使湿愈遏而热愈状。中医治以麻黄连

翘赤小豆汤,宣通止焦肺气而使湿邪外透,热邪得以外减,略加丹皮、紫草、赤芍以清其血

络,于清灵透达之中获捷效,说明前人治疗湿湿着重透达宣畅的原则是确有指导意义的。

                                       

友情链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中医院 | 
地址: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0791-86362625    
CopyRight © 202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赣ICP备130059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