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活动  |  English 
网站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病案实录 薪火传承 洪老轶事 生活剪影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栏目导航
肺系病典型病案
其他病案
师承病例
联系我们
地址: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 0791-86362625
传真: 0791-86362625
邮箱: jxszyyhxk@163.com
网址: http://www.hongguangxiang.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 师承病例 > 慢阻肺验案
案例名称:慢阻肺验案
案例详细说明

慢阻肺案

例一 患者某,男,77岁,以“反复咳嗽气喘20余年加重5天”为主诉于2014年8月21日首诊。患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余年,晨间及夜间咳喘明显,曾多次住院治疗。5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期间未服药治疗,症状日趋加重,遂前来就诊。症见:咳嗽阵作,咳痰,痰稀色白量中,恶寒,胸闷不舒,气喘,活动后加重,无咽痒咽痛,胃纳差,夜寐欠安,小便频,大便溏,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两寸浮。查体:两肺呼吸音弱。中医诊断:肺胀,外寒里饮证;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以温肺散寒,涤痰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生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法半夏10g,细辛3g,干姜10g,五味子10g,炙甘草6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苏叶10g,佩兰10g,葶苈子10g。共7剂,水煎服,日l剂,分两次温服。二诊:患者胸闷喘息症状减轻,咳嗽咳痰,痰少色黄质黏,恶寒怕风,全身乏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腰膝酸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而浮。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桂枝10g,厚朴10g,杏仁10g,白芍10g,甘草6g,升麻10g,党参20g,白术10g,柴胡10g,陈皮10g,当归10g,黄芪20g,胡颓子根10g,补骨脂10g,生姜3片,大枣6枚。共5剂,煎服法同前。三诊:

患者偶有咳嗽,咳少量黄黏痰,四肢乏力,耳鸣,予原方加山萸肉、锁阳各10g,服用7剂后诸症好转,2个月后随诊,咳喘未曾复发。

按:该患者为老年人,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为典型慢性肺系疾病,辨病为肺胀,肺肾阳虚为其基本病机。此次发病由外感寒邪诱发,恶寒,咳白痰,舌苔白腻,脉弦滑,两寸浮,均为外寒里饮之征象,治疗以小青龙汤为主方。小青龙汤温肺解表化饮,方中麻黄配桂枝宣肺平喘利水,白芍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辛热之品合细辛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味酸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燥湿去痰,炙甘草调和诸药。三子养亲汤具有化痰行气宽胸之功效,二方合用,再加苏叶、佩兰解表化湿,葶苈子泄肺平喘,共奏温肺解表化饮之功。二诊时患者胸闷咳喘症状减轻,说明里饮已化,症见咳痰色黄,舌红苔黄,此为寒邪郁久化热,然患者久病体虚,郁热为暂时之象,治疗上应立足于气阳虚弱为根本。恶寒怕风,脉浮等征象说明表证犹存,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辛温发表,降气平喘,合用补中益气汤补益气血,配伍补骨脂补肾助阳。三诊时患者外感已除,咳喘不甚,此时加以匡扶正气,固本培阳,原方加山萸肉、锁阳温补肾阳。在该患者治疗期间,患者病位在肺,与肾密切相关,虽然在疾病不同阶段证候也有所不同,但肺阳亏虚为其共同标志,遣用方药皆以温肺为第一要务,根据病势的发展合用补骨脂、山萸肉、锁阳等温肾之品。

例二 患者袁某,女,65岁,家庭主妇。2015年5月6日初诊。自诉8年前出现咳嗽咳痰,3年前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曾于外院住院治疗,经肺功能、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初诊:症见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稍有咳嗽,咳痰,痰色白黏、不易咯出,喉中异物感,头晕乏力易累,平素恶风寒,易汗出,易感冒,纳食一般,夜寐可,大便平素偏稀,小便可,舌质暗,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肺胀。辨证为肺脾气虚、痰气郁结。治以补肺脾气、行气化痰平喘。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枣6枚,厚朴10g,苦杏仁10g,炙甘草6g,法半夏10g,紫苏子10g,茯苓10g,黄芪30g,白术10g,防风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二诊:患者诉胸闷气喘较前减轻,痰较前易咯

出,咽中仍有异物感,纳食可,大便成形。守初诊处方,继服14剂。胸闷气喘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明显咳嗽,咳痰量少、呈白色泡沫状,无明显畏寒怕冷,饮食较前增加,二便平。守方继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嘱患者三伏天、三九天坚持穴位贴敷。

按:慢阻肺作为一种气道疾病,与“气”“气机”理论密切相关。缓解期总的病机可概括为气阳亏虚、痰瘀伏肺。气阳亏虚主要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重,治慢阻肺以补肾疗法见效甚微。而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理论,脾土生肺金,脾为肺之母,肺为脾之子,慢阻肺缓解期主要肺子病及脾母,根据《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则,慢阻肺缓解期重在调理脾胃、培土生金,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明代李中梓提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表明实脾又是杜绝生痰之源的关键,从而解除肺胀发病的宿根。《伤寒论》:“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吴鞠通《医医病书·虚劳论》云:“从来最善补虚弱,莫如仲景。健中以调和营卫为扼要,全以补土为主。药止六味,而甘药居四,俾开胃健食,土旺生金,金复生水以生木,木生火而生土,循环无已。其意不欲以药补虚,但使脾胃健旺,饮食补虚,此君子以人治人之道。”由此可以看出,营卫与脾胃息息相关,可以互生互化,营卫调和必需气血调和,气血调和则需脾胃功能恢复。厚朴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作用,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杏仁含氢氰酸,小剂量能镇静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奏止咳平喘之效。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专治梅核气(“妇人咽中如有炙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本案患者久病肺脾两虚,肺气虚耗,肺主气功能失常,故见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脾气虚无以运化水液,导致水液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病理产物。痰凝气滞于咽喉,故见咽中异物感;痰湿伏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咳痰。本案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半夏厚朴汤为主方,加上黄芪、白术、防风,通过调理营卫,从而达到补肺脾气、行气化痰平喘之效。

例三 患者余某,男,72岁,病案号00078542。2015年5月1日就诊。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年、气喘5年。患者于 2015年3月25日在我院住院治疗,肺功能FEV136%,血气分析:PCO2 75mmol/L,PO273mmol/L。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呼吸衰竭(II型)。患者出院后仍感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咳嗽,夜间咳甚,咯痰、色白粘,口苦口干,无咽痒咽痛,平素怕冷,易感冒,纳食少,夜寐欠安,易醒,大便稀薄,日行2-3次,小便平,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滑。两肺呼吸音弱,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咽喉轻度充血。中医诊断:肺胀,肺衰。辨证:气阳亏虚,兼湿热喉阻。治以补中益气、清热化湿平喘。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银翘马勃散加减。处方:党参10g,白术10g,黄芪20g,升麻6g,炙甘草6g,当归10g,陈皮10g,柴胡6g,金银花10g,连翘10g,马勃5g,射干10g,牛蒡子10g,厚朴10g,杏仁10g,地龙10g。7 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嘱患者坚持呼吸操锻炼。二诊:患者诉咳嗽咳痰较前明显减轻,纳食可。守方继服7 剂,诉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气喘较前亦减轻。三诊:以原方去银翘马勃散,守方35剂。患者诉胸闷气喘较前明显改善,能爬至二楼不歇息,大便已成形,纳食、夜寐好转。

按:《古今名医方论》卷一指出:“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由此可见脾胃与肺关系密切。此病案患者素有脾胃亏虚,迁延日久,母病及子,从而导致肺气衰竭。投以本方,兼以清热化湿,收到很好临床疗效。刘良徛教授认为,治疗慢阻肺应“见肺之病,当先实脾”。方中黄芪护脾卫而闭腠理,不使自汗出;党参补脾肺之气;炙甘草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药皆为调理脾胃之主药。佐以白术健脾,当归养血,陈皮理气,轻剂量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复胃气本位。加用平喘药对之厚朴、杏仁、地龙,清热化湿之银翘马勃散。刘良徛教授认为,治疗慢阻肺应将补脾胃之气贯穿始终。脾气健则肺气充,卫气固则抗御外邪能力增强,此乃培土生金法之精髓所在。

例四 张某,男,67岁,2015年3月20日初诊。主诉: 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促 20 余年,再发1个月。患者咳嗽气喘20年,每遇气候转凉、劳累易发作,冬季尤甚,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时多予抗感染及止咳化痰治疗为主,但病情仍反复发作,且呈逐年加重趋势,1个月前受凉后再发,遂要求中医治疗,时见: 咳嗽痰多,痰为白色泡沫样,日约咯痰20余口,胸闷气憋,动则加剧,伴怯寒背冷,神疲乏力,便偏软,小便清,舌淡,苔白,脉弦滑。辨证为寒饮伏肺,阳气虚弱,兼夹风寒之邪。治宜解表化饮,温经散寒。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药用: 生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细辛3g,法半夏10g,五味子10g,白芍5g,生姜3片,大枣6枚,党参10g,补骨脂10g,全蝎3g。7剂,每日1次,水煎服。二诊: 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痰量减半,精神状态改善,原方去全蝎再服7剂。三诊: 喘咳基本缓解,白粘痰为主,每日约5口左右,说明患者处于稳定期,此时拟改用温阳益气,补益脾肾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温阳护卫汤加减,药用: 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5g,当归10g,升麻8g,柴胡8g,炙甘草6g,陈皮1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3片,红枣6枚,熟附片10g,补骨脂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四诊: 患者服用上方后无不适,体力改善,效不更方,嘱患者继续服用。

按:该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辨证为寒饮伏肺,阳气虚弱,兼夹风寒之邪,方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真武汤温肺肾,再加补肺气之品,如黄芪,党参,白术等。纵观本案治疗全程,初期酌加祛风类药,中病即止; 而补益肺气则贯穿始终,同时不忘肺肾同温,故取效甚速。

友情链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中医院 | 
地址: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0791-86362625    
CopyRight © 202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赣ICP备130059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