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活动  |  English 
网站首页 生平简介 学术研究 病案实录 薪火传承 洪老轶事 生活剪影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栏 目 导 航
肺系病诊治经验
方药应用心得
薪火传承
学术专著
学术思想
诊余漫话
联系我们
地址: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 0791-86362625
邮箱: jxszyyhxk@163.com
网址: http://www.hongguangxiang.com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肺系病诊治经验
支气管扩张症
发布时间:2016-04-23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2180

 支气管扩张症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难治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咳嗽”、“咯血”、“肺痈”等证范畴。

 一、主要病机

 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机是痰瘀阻肺,郁久化热,热壅血瘀,蓄结痈脓。“痰”、“瘀”、“热”是本病的病机重心。外感风热、燥气、火邪,以及内因七情所郁,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痰瘀为本,热郁为标,病程迁延,郁热伤阴,可出现肺热阴虚,子盗母气,由肺及脾,脾虚气弱,抗邪能力下降,常为本病反复感染的主要内因。久病肺虚,金不制木,或素体肝旺,化火上炎,极易出现肝火肺热症,是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的重要病理之一。

 本病的治疗原则,急性发作阶段,以清热、排痰、止血为主,缓解阶段,以益气阴、健脾气、行瘀滞为主。

 二、辨证施治

(1)痰热瘀阻证:此证为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阶段的基本证型。主要证候为咳嗽,痰黄黏稠量多,咯吐不爽,胸闷气憋,或痰中带血,血色鲜红、紫暗相兼,或发热,舌质红暗,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重在泄热祛痰行瘀。经验用药:金荞麦根30g,天葵子15g,十大功劳15g,七叶一枝花15g,蒲公英30g,生麻黄10g,生石膏30g,冬瓜仁30g,海蛤壳20g,浙贝母15g,桃仁10g,生大黄10g(后下)。大黄为方中重要药物之一,既可通腑泻热,清降肺火,又可凉血止血,化瘀导滞,使血止而不留瘀,且有利于局部血管的修复。若便溏者可改用制大黄。如痰及呼吸有臭味,痰培养有绿脓杆菌或厌氧菌时,可加用夏枯草20~30g,白头翁15~30g。白细胞明显升高,可加用败酱草15~30g

 本方意在直挫病势,药性偏于寒凉,对脾胃虚弱的患者,必要时可酌减剂量,或稍佐健脾和胃之品,如鸡内金、炒麦芽、法半夏、陈皮等。

(2)肝火肺热证:此证常为急性发作阶段的重要证型之一,多与痰热证或肺热阴虚证同时出现。证见呛咳阵作,咳时面赤,咽干,情绪急躁易怒,形体消瘦,痰黄稠黏,或痰中带血,血色鲜红,舌质红暗,以舌边红为著,苔黄或腻,脉弦数。治疗重在清肝泻肺。经验用药:青黛10g,海蛤壳20~30g,桑白皮15g,生栀子10g,黄芩10g,瓜蒌皮15g,白头翁15~30g,秦皮15g,生大黄10g

 方中白头翁、秦皮既可清肝泄热,又可凉血消瘀,具有良好的清热止血作用。支气管扩张的肝火肺热证,与肝火犯肺的内伤咳嗽证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的肝火肺热,是以肺热(痰热)为本,肝火为标,如果此时单纯泻肝而不注意清肺,肺热证就难以控制,痰热证候就不易消除。而后者肝火犯肺的内伤咳嗽证,是以肝火为本,肺热为标,治疗应重在清肝,以顿挫气火的逆乱,使肺得清肃,则咳嗽解除。

(3)热伤血咯证:反复咯血为本证的主要临床特点,咯血量不等,可自痰带血丝、血痰、小咯血到大咯血。血色多为鲜红,或兼带暗红。常伴随痰热瘀阻或肝火肺热的本证。治疗重在清热泻火,凉血化瘀止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重点应放在清气火而达到止血之目的,所谓“治火即是治血”。经验用药:黄芩10g,青黛10g,海蛤壳20g,桑白皮15g,生大黄10g,生地30g,生栀子10g,藕节30g,茜草15g,生蒲黄15g,参三七6g。如出血量大,可酌情选用收敛止血药。由于支气管扩张症以“痰”、“瘀”、“热”为主要病理基础,热易伤血络,瘀使血不归经,痰出不畅,或频繁咳嗽,常为诱发或加剧咯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用药上,要注意把“清热”、“散瘀”、“利痰”贯穿到治疗咯血的全过程。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有时咯血量较大,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此时应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措施。中药可试用羊蹄根50g,接骨仙桃草30g,紫珠草30g,三七末10g,大黄粉10g,水煎取药液作保留灌肠,每次200ml左右,每日1~2次。可克服口服汤药难的问题,且可以提高止血效果。

(4)肺热阴虚证: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阶段经过治标后,标证基本控制,但余邪未清,气阴两损。此时的证候特点是感染控制,咯血停止,仅有少许咳嗽,少量黄痰,一般为10口以内,气短神疲,口舌干燥,或有低热,舌质偏红暗,苔薄少,或兼有微黄腻苔,脉细滑或近数。治宜益气养阴,清泄肺热。经验用药:孩儿参30g,北沙参15~30g,麦冬10g,百合15~30g,玉竹10g,怀山药15g,浙贝母10g,十大功劳15~30g,桑白皮15g,地骨皮30g,桃仁10g

 临床经验提示,本症患者有时出现低热,应根据临床表现作具体分析。笔者体会,大多数低热与感染未完全控制有关,若处理不当,有可能再度出现急性复发。此时宜选用金荞麦根、七叶一枝花、天葵子、鱼腥草之类以清肃肺热余邪;若低热确属阴虚所致,可酌情选用清虚热药,如银柴胡、白薇、酥鳖甲等。

 三、控制和减少复发的研究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而又较为难治的病症,笔者认为,在治疗上除通过辨证施治提高疗效外,认真分析总结其反复发作和影响疗效的诸因素,研究和探索解决的对策,对提高临床疗效和控制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一) 提高机体和局部防御功能

 不少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由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机体和局部防御功能明显减弱,支气管系统反复感染,呈现一派正虚邪恋,虚实夹杂的复杂局面。此时抗感染药物,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治疗上要正确运用“扶正以祛邪”和“祛邪以安正”的治则,来调节虚实之间的矛盾,扭转疗效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根据“脾旺不受邪”和补脾以生肺的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重视“补益脾气”药物的应用,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之类常为首选的补脾方剂。患者通过补脾,正虚现象随之改善,抗邪能力明显提高,继发感染不同程度得到遏制,因而促进了总体疗效的提高。

(二) 调整患者体质,重视缓解期的治疗

 就大多数患者的体质来看,气火偏盛,阴虚肺燥者居多,而支气管扩张症的发作,以春季和秋季为多,这与肝气旺于春和秋天多风燥的气候特点有密切关系。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要注意在春季配合服用泻肝的清肺方药,而在秋季应服用凉燥肃肺方药,这对改善和调整患者体质以适应自然界气候的调节能力,控制和减少急性发作有良好的作用。

 部分患者常因情绪抑郁,气郁化火,或性情急躁,暴怒伤肝,以致肝火横逆犯肺,而激发支气管扩张症的急性发作。此类患者的证候表现,常以咯血为主,以气火亢盛和邪火迫肺的见证突出,对这部分患者,应在缓解期着重调肝、泻肝,以达到治肝理肺之目的。

 久病多虚,亦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体质特点,其呼吸系统的抗感染及免疫防御功能低下,这是造成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缓解期应重视扶正固本,通过补益肺、脾、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以减少反复发作的机会。

(三) 创新治疗思路

 本症患者长期痰量特多,且排痰不畅,同时痰易化热,故咯吐黄痰为常见症状之一。西医以抗感染为基本治法,虽抗生素的使用逐步升级,最终亦难控制感染局面。

 笔者近年来通过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获得一些新的思路和经验,经验证于临床,疗效确有提高。

 1.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

 痰多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表现,由于病理原因,本证患者既表现痰多,又排痰不畅,因而反复合并感染是其主要矛盾。既往多为“见痰治痰”,因此效果不佳,且呈现被动局面。如何治痰?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发现本病患者右关脉象多为弦滑,右寸细滑。从脉学角度分析,右关为脾胃所主,右寸为手太阴肺之候。弦与滑主痰或痰饮,细为虚脉。由此可以看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理论的正确性。弦滑脉为实证脉象。久病必虚,肺脾两虚,常为肺系病证的主要病机。为什么支气管扩张患者右关(脾胃)出现实证脉候?细思其源,显然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由于久病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湿成饮,饮凝成痰,通过经脉的络属关系,脾虚不能布津于肺,而是将痰饮上渍于肺,致使本症患者经常处于痰多状态。因此,笔者提出“治痰先治脾”,以杜绝生痰之源。根据宗气与肺,以及肺脾与宗气生成的关系,在临床上以补中益气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期望通过补益宗气,以杜绝生痰之源。经过近年的实践和验证,患者不仅痰量明显减少,而且全身虚弱状态也得到明显改善。

 补中益气汤在一般情况下全程使用,但必须与整体辨证施治方案紧密衔接,不能单独使用,常与清化痰热或益气养阴方药联合应用。当热象突出,或肝火犯肺证显现时,临床先治其标实,待标实得到顿挫,病情稳定后可考虑应用补中益气汤。其具体用量如下:生黄芪30g,西党参/太子参30g,漂白术10g,炙甘草10g,全当归10g,升麻10g,北柴胡10g,广陈皮10g

 若显现气阴阳两虚时,可选麦门冬汤与补中益气汤联合应用。具体用法用量如下:麦门冬3050g,西党参/太子参30g,法半夏10g,粳米15g,红枣6枚,炙甘草10g

 麦门冬汤方中的人参也可改为北沙参30g,以养肺阴;粳米也可改为怀小麦30g,合大枣、甘草,又成为甘麦大枣汤,这对支气管扩张有肝气偏急者尤为适宜,符合《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柔肝缓急理论。同时,也是对肺阴的有效保护,以防肝逆犯肺。

 如气阳偏虚者,呈现气短难续,自汗易感,背冷怯寒,咳嗽痰多,日咯痰数十口,舌质暗淡,舌苔白黄腻中间偏厚,脉虚弦滑。治宜益气温阳以杜绝生痰之源。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甚则合苓桂术甘汤以温阳化饮。

 2.消痈祛腐以祛壅邪之实

 西医认为,支气管扩张症是肺内支气管管腔持久不可复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由于支气管黏液腺分泌大量黏液,加重管腔阻塞,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极易“化腐成脓”,从而引发支气管扩张的黏膜表面出现慢性溃疡。这就是出现长期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症状的病理基础。如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明显增加,一日数百毫升,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由此可见,支气管扩张症又属于“肺痈”证范畴。在本症急性发作时,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在慢性迁延期西医无计可施,常规的中医治疗思路亦难取效。

 我在温习古医籍时, 《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 》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排脓汤,以及《 外科全生集 》中的阳和汤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心想可否作为治疗支气管扩症的新思路和新方药呢?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它对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减少反复有较好疗效。

 从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大黄牡丹皮汤二方分析,在临床运用时各有侧重,前者治里虚而热不盛,体虚脉弱的慢性肠痈,已成脓未溃者最宜;后者治里热实证的急性肠痈,以未成脓者效果最好。

 排脓汤,即桔梗汤加生姜、大枣,其中桔梗一药为方中之舟楫,可引药留连于肺,亦可助其清肺排脓,为排脓之要药。桔梗药食两用,用于排脓用量宜重,常用量为30g

 以上3方均为张仲景用于治疗肠痈的基本方剂,有荡热解毒,消痈排脓,逐瘀攻下,振奋阳气之功。

 支气管扩张症的基本病理为痰、热、瘀、虚。虚实夹杂,病程缠长,反复发作是其基本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把补虚泻实治则贯穿始终。在本症的稳定期间,我常将补中益气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大黄牡丹皮汤、排脓汤进行加减组合成一个基本方,然后再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酌情运用。这个基本方称为消痈祛腐生肌汤。

 生黄芪30g,西党参30g,漂白术15g,炙甘草10g,全当归10g,升麻10g,北柴胡10g,广陈皮10g,薏苡仁30g,熟附子10g,败酱草15g,生大黄10g,丹皮10g,桃仁10g,桔梗30g,白及30g,合欢皮30g。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服。

 全方共奏补益肺脾,消痈排脓(痰),祛腐生肌之功。适合于病情稳定,里热不甚,无出血倾向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

 如气阴两虚证明显者,可考虑去附子改麦门冬30g

 方中白及为祛腐散瘀生肌要药,与合欢皮相配其消痈生肌之力更强。白及与大黄相配,既能防止出血,又能散瘀收敛以止血,可达到双向调节之目的。临床应用未见有动血和引发出血副反应。

 3.温阳宣通以治阳虚之本

 支气管扩张症常以咯黄脓痰及咯血为标志性症状,因而“火”、“热”、“燥”为辨证施治或选方遣药中心点。我认为,本证“火”、“热”、“燥”的病理和证候是客观存在的临床事实,但绝不是其主流和本质,是它的一种标证和兼证。

 理由之一,支气管扩张症的形成,大多是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尤其是儿童和青年时期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以及慢性鼻腔的化脓性炎症等,再就是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由此可见,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与年幼患病、体质虚弱、先天发育不良等密切相关,虚为其主要发病基础。发病后又迁延不愈,久治无效,正气损伤,机体抗邪能力急剧下降,是诱发反复感染的重要基础。

 理由之二,痰多既是本病的主症,又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西医以积极抗感染的方法,力图减少和控制痰量,但始终难以如愿。中医亦常以“祛痰”、“化痰”为手段,效果也不佳,甚至还逊于西药的疗效。我在临床科研过程中,注意加强脉学研究,发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右关脉弦滑有力为主要特征,前已述及,弦滑为邪实脉象,右关候脾胃,正好说明“脾为生痰之源”理论的正确性。脾虚生痰为湿痰,色白而黏为湿痰特征。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痰液多为黄白相兼,感染重时黄脓痰占优势。通过观察发现,先排出者为黄痰,后排出者为白痰,说明支气管黏液腺分泌出来的痰是白色痰,由于支气管阻塞,痰质黏稠,排痰不畅,又易郁而化热,西医称为合并感染,尤以细菌感染为主。因此,我认为黄痰的基础是湿痰,湿痰为阴邪,由脾气虚或气阳虚所致。临床治疗湿痰要强调温化。

 理由之三,支气管扩张症“瘀”的现象突出,多因支气管阻塞,气道不利,气滞易致血瘀;另一方面,痰滞气机,气津不化,又易酿痰。痰阻气壅,是产生瘀的基础。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瘀血为阴邪,非温不散。

 基于上述理由,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温阳宣通”为治支气管扩张症主要治法之一。

 “温阳宣通”我选用《 外科证治全生集 》的阳和汤。该方主要功用为温阳通脉,散寒化痰,主治痈疽阴证。阴疽多为人体阳气不足,气血虚损,邪气寒化所致。阳和汤用于阴疽之证,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使阳和,故以“阳和”名汤。阳和汤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姜炭、麻黄、生甘草组成。

 支气管扩张症似属中医外科阴疽证范畴,故将此方移植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痰热证候不明显者。经临床数十例验证,对稳定病情,减少反复,改善症状,提高抗邪能力有较好效果,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可大胆使用。但对痰热证候明显,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本法。

友情链接: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中医院 | 
地址: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电话:0791-86362625    
CopyRight © 202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赣ICP备13005956号-1